在东北的地理版图上,“江”是一个颇具分量的字眼。松花江、大辽河、嫩江……它们就像血脉一样蜿蜒在辽阔的黑土地上。而“榆树老干江”这个词,第一次听到时,很多人会感到好奇:这条江在哪?名字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古代小说里的地名,甚至有点像一幅水墨画中留下的题款。
榆树老干江位于吉林省榆树市,以其古老的自然河道和丰富的湿地资源而著称。它并不是名声赫赫的大江,但在当地人心中,它的存在比地图上的一条蓝色曲线更具体、更真切。老干江在榆树的地理结构中,是一条连接人与水、水与农田的重要脉络。春天冰雪消融,它像一条正在苏醒的银蛇,缓缓注入松花江系统;夏天水面宽阔,岸边的柳树和榆树把影子摇进水里,仿佛在和江水交谈。
“老干江”三个字,听起来有点复古。传说在很久以前,江岸的榆树林周边,有几株百年老榆树,树身粗如车轮,枝叶像伞盖一样庇护着江岸的渔人。当地人称这里为“老榆干子”——“榆干”就是老榆树的意思,后来常年与江水为伴,这片地方便叫“老干江”。更接近现实的解释是,江流两岸多为榆树林,且江水穿行多年,岸边的榆树长成奇形怪状的老干,像雕塑一样镶嵌在泥土与水之间,这景象成了地名的依据。
名字的由来,不仅是一段地理记忆,也暗示了这里的性格——稳重、古老、安静。不同于那些翻涌不息的大江,老干江更像一个会倾听的朋友,静静地见证着榆树市的季节与岁月更迭。
如果你走到老干江边,最先看到的不是江浪,而是人的生活。早晨的薄雾里,有渔夫撑着木船划向深处,下网的动作已经是熟练的节奏,船体在水面上轻轻摇曳。江畔的老人会在岸边洗菜、淘米,偶尔有孩子追着水鸟跑到浅滩。
老干江的水质清澈,自古是当地渔业的重要来源。盛夏的江边,是垂钓爱好者的天堂,鲤鱼、鲫鱼、鳙鱼在水草间穿行,偶尔跃出水面,激起一圈圈涟漪。冬天这里会封冻,冰面结成坚硬的镜子,渔民会在冰上钻洞捕鱼,这种场景在东北的城市已经不多见,却仍能在老干江旁看到。
老干江两岸的湿地,是候鸟的栖息地,每到春秋季节,天空中能看到成群的大雁和白鹭迁徙的壮丽画面。这里的水草、芦苇荡,以及偶尔冒出的野花,构成了一条时光慢行的生态带。大自然为老干江赋予了丰厚资源,而人们则用节日、庙会与江水联结在一起。每到农历八月十五,中秋月圆,江边的村落会举办赏月聚会,篝火映着江面,人影与波光交织,仿佛这是一个属于水的节日。
老干江不仅是地理坐标,它是一种北方的水文化载体——人们在这里捕鱼、灌溉、休憩,也在这里把故事、歌谣、甚至自己的青春交给江水。
下一篇:小马妈妈是谁,小马是好人吗